第10章
接下来的日子,宁毅开始了名副其实的“禁足生涯”。
皇帝的旨意传遍后宫,一道象征性的禁令贴在了七皇子寝宫的宫门上。外围看守的侍卫数量也略有增加,虽然依旧不是密不透风的铁桶,但足以限制宁毅的自由活动范围,也有效地隔绝了绝大部分不必要的探视和潜在的骚扰。
对此,宁毅表面上唉声叹气,抱怨连连,内心深处却乐见其成。
他正好需要一段相对安全且不被打扰的时间,来消化吸收穿越带来的巨大信息量,更深入地熟悉这个世界的规则,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为未来的反击和崛起做好充分的准备。
每日清晨,天还蒙蒙亮,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棂洒入寝宫时,宁毅便会准时醒来。他彻底摒弃了原主赖床到日上三竿的恶习,在简单的洗漱后,立刻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体能训练。
从最基础的拉伸、热身,到逐渐增加强度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蛙跳,再到利用寝宫内的桌椅、假山、门框进行一些简易的力量和平衡训练,最后是在寝宫自带的小院子里进行枯燥却必要的耐力慢跑和爆发力冲刺……他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惊人毅力,一点点地挑战着这具废柴之躯的极限。
汗水很快浸透厚实的衣衫,留下斑驳的盐渍;肌肉的酸痛与撕裂感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击着神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肺部仿佛要炸开……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每当他感到身体快要崩溃,意志快要屈服的时候,前世“战狼”那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信念就会支撑着他咬紧牙关,继续下一个动作,多跑一步,多坚持一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人命如草芥、危机四伏的封建王朝,只有拥有强大的体魄,才是生存下去的最根本保障,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才能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了近乎残酷的体能训练,宁毅也没有放松对知识的汲取和战略的思考。
他通过福安,以“禁足无聊,欲读书解闷”为由,弄来了大批的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本朝及前朝的历史典籍、地理方志、军事兵略、律法条文,甚至还包括一些记录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的杂记、游记等各个方面。他就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努力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并将脑海中储存的现代知识与这个时代的具体背景相结合,寻找可以落地生根、发挥作用的契合点。
他发现,大宁王朝的军事体系虽然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但并非一无是处。它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步、骑、弓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理念,以及初步但有效的阵法运用和指挥体系。这让他开始深入思考,能否将现代的某些先进战术思想,比如强调信息传递效率和战场遮蔽的“迷雾”战术、小规模精锐渗透破坏的特种作战理念、以及更加科学高效的后勤保障和伤员救治体系,巧妙地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战争模式中?
他还对这个世界的冶金和工匠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研究了宫中器物的材质、工艺,甚至让福安偷偷弄来了一些禁卫军制式装备的残片进行观察。他发现,这个时代的金属冶炼技术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材料提纯、合金配比、热处理工艺等方面,与现代相比,还有着天壤之别。或许,可以通过改进炼铁高炉的设计、优化燃料配比、引入更有效的淬火技术,来显著提升兵器铠甲的质量?或者,利用更先进的力学原理,设计出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操作更简便的武器装备,例如配重式投石机、结构更优化的复合弓、甚至……早期形态的火药武器?
当然,他也时常翻阅那些在原主记忆中枯燥乏味的诗词歌赋、经义策论。这并非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无形的“武器”。通过那首《登鹳雀楼》引起的波澜,他更加确信,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人拥有巨大话语权的时代,一首惊才绝艳的好诗,一篇鞭辟入里的策论,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能超过千军万马。 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用来快速提升个人声望、扭转不利舆论、凝聚人心、甚至结交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盟友。他开始有意识地筛选记忆中那些意境高远、气魄宏大、又能与这个时代背景产生共鸣的传世名篇,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以“幡然悔悟”、“潜心向学”、“偶得佳句”的名义,“创作”出来,为自己塑造一个全新的形象。
就这样,日子在规律而充实的训练和学习中一天天过去。
宁毅的禁足生活,在外人看来,或许是失宠皇子的落魄与无奈,或许是纨绔子弟被管教后的暂时收敛,但对他自己而言,却是一段极其宝贵的蛰伏、积累和蜕变的黄金时期。
他的身体在严苛的训练和充足的营养补充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肌肉变得更加紧实有力,线条逐渐清晰;心肺功能显著提升,耐力和爆发力都远非昔日可比。虽然距离前世的巅峰状态还差得很远,但至少已经摆脱了那副弱不禁风的“废柴”标签。那股神秘的“天生神力”也似乎在持续的锻炼和有意识的引导下被逐渐激活,虽然还无法随心所欲地掌控,但其蕴含的巨大潜力让他充满了期待。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锐利、沉稳,不再有原主的涣散和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过血与火洗礼后的冷静和洞察力。
他的气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大多数时候还是刻意保持着一些符合“七皇子宁毅”身份的纨绔和懒散表象,但偶尔在思考或下达指令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冷静、果决和不容置疑的威严,已经让身边伺候的宫人,尤其是心思玲珑的福安,感到越发敬畏和捉摸不透。
这期间,宫里宫外也并非风平浪静,暗流始终在涌动。
苏贵妃果然如她所言,在皇帝面前替宁毅周旋回护,时常送来各种滋补的汤药和精致的吃食,嘘寒问暖,母子关系在无形中变得更加亲近和信任。同时,她也利用自己在后宫盘根错节的势力和眼线,不动声色地暗中搜集着关于大皇子及其党羽的不利信息。
宰相柳元庆那边,在皇帝下旨斥责大皇子、令其彻查之后,便没有再直接针对宁毅。据福安偷偷打探来的消息,柳相爷似乎真的将重心放在了“追查真凶”上,暗中调动了不少力量,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查东宫及与大皇子有关联的势力,双方的关系变得极其微妙和紧张。柳如烟也曾派人送来过一次谢礼,除了一些名贵的药材,还有几本据说是她亲手抄录的佛经,既表达了谢意,也传递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合作信号,同时似乎也在暗示宁毅修身养性、暂避锋芒。
而大皇子宁战,在被皇帝斥责并勒令彻查、给交代之后,表面上似乎变得低调收敛了许多,将那个替罪羊管事太监魏忠交了出来,算是给了皇帝和宰相一个“交代”。但福安不止一次地向宁毅密报,说感觉到仍有人在暗中监视七皇子寝宫的动静,甚至试图用重金收买他身边的宫人,打探宁毅的真实状况。
对此,宁毅只是冷笑置之。他指示福安保持高度警惕,对那些试图收买的人虚与委蛇,故意透露一些“七皇子依旧意志消沉、沉迷玩乐”的假消息,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他知道,大皇子绝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就善罢甘休。这次的交锋,只是双方互相试探的第一回合。禁足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不远处的天际线悄然酝酿。
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蛰伏中悄然流逝。
这天傍晚,夕阳熔金,将天边的云霞染成绚烂的色彩。宁毅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浑身汗水淋漓,正赤着上身,坐在院子里用凉水擦拭身体,感受着晚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古铜色的肌肤上,肌肉线条虽然还不算非常夸张,但已经充满了力量感和爆发力,与半个月前那个孱弱的纨绔子弟判若两人。
福安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走进来,脸上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着凝重、兴奋与难以置信的复杂神色。
“殿下,”他走到宁毅身边,声音压得极低,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刚……刚得到宫里传来的确切消息,陛下……陛下他……下旨了!”
宁毅擦拭的动作一顿,心中猛地一跳,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电:“什么旨意?”能让福安如此失态,绝非小事!
福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一字一句地说道:
“陛下……下旨,令……令东宫大皇子宁战,即刻启程,前往北境,代天巡狩,巡查边防,犒赏三军,并……督办粮草军械!”
前往北境?巡查边防?犒赏三军?还督办粮草军械?!
宁毅的瞳孔骤然一缩!手中的布巾无声滑落。
北境,那是大宁王朝常年与北方强敌北蛮/北狄血战的前线,苦寒之地,危机四伏!而且,“代天巡狩”、“督办粮草军械”,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巡边慰问,这分明是授予了极大的权力,甚至是对边境军务的直接插手权!
皇帝在这个微妙的时刻,突然给大皇子如此重任和实权,派往局势复杂的北境前线?
这一手,到底是什么用意?是想借北境的战火真正历练这个储君?还是想借机将其调离京城这个权力旋涡?亦或是……另有更深的、不为人知的算计?
宁毅敏锐地感觉到,这道突如其来的旨意,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不仅照亮了眼前迷雾重重的棋局,更可能彻底打破目前京城各方势力之间脆弱的平衡,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数!
蛰伏了半个月,积蓄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但,时局,似乎已经不等人了!
或许……是时候该利用这禁足的身份,做一些禁足期间“不该”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