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章

  

次日,天空还是一片晨雾,李龙佑在当地撩人部落首领罗太汪和百姓带领下,沿着播州水源一路前行,对当地水源、地形进行勘察。

李龙佑手持罗盘,背着勘测地形高低的水平仪,一身布衣,手拄拐杖,在当地撩人带领下沿溪而行。

时值仲秋,秋意渐浓,播州山水如同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层林尽染,五彩斑斓,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飘飞,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而后轻轻飘落大地。

李龙佑和罗太汪他们走在这片秋意盎然的山谷中,看着两山红叶似火,山上树叶有红有绿有黄,相嵌其间,啥是好看,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画中。深谷中,到处怪石嶙峋,一股潮湿阴暗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被周围的山峰遮挡,只有几缕微弱的光线艰难地射进深谷,地面倒影斑驳的树影。山谷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脚下的土地湿滑泥泞,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不小心就有可能面临摔倒和滑落之危险。山谷里流淌着冰凉的溪水,冰冷的溪水浸湿了他们的鞋子和裤腿,李龙佑蹲下身子,不断用水平仪测量着溪流的水平高度和落差。

每走到溪流高处,李龙佑都会平视山峦,他的眼神中透着专注和思索,脑海中不断地构思着水利工程的蓝图。

他们一行人爬上高山,连绵起伏的高山上,植被茂密,荆棘丛生。荆棘无情地划破了李龙佑的衣衫,尖锐的刺深深扎进他的皮肤,细小的血珠从他身上渗了出来,李龙佑眉头稍微皱了一下,依旧坚定地朝着山顶攀爬。当地撩人走在后面,心疼地看着他受伤的双臂,被他的执着所感动。

森林里,茂密的荆棘就像一道道屏障。撩人们用镰刀砍开刺人的荆棘,手臂被划得伤痕累累。李龙佑心中满是感动,他轻轻扯下自己身上的衣布,撕成布条,为撩人们包扎伤口。

森林的半山腰,脚下的石头犬牙交错,缝隙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险,稍不小心就可能坠入深谷。

每到溪流高处,李龙佑都会停下来,从背包里拿出纸和笔,详细地记录着山势的高低起伏。他的目光专注而坚定,详细地勾勒出山势、轮廓,蜿蜒的山脉走势和山谷下水流的走向,那一道道曲线像是有生命般,诉说着播州大地山脉和水流的故事。

“这一路多亏有你们,否则,我都不知道这连绵的高山和蜿蜒的溪流到底该怎么走。”李龙佑感激地对着罗太汪和当地撩人鞠了一躬。

“李先生说哪里话,你若不是为我们播州百姓,你又何须来这播州受苦。”罗太汪和撩人忙扶起李龙佑,感激道。

“主要是你们的侯爷辛苦,他心系百姓,不远千里,求我来此,我若不深入勘察,又怎能找到合适的水源和水利修建之处,又怎能对得起将军的一片深情和爱民如子的赤诚之心呢。”李龙佑拱手道

半个月的时间,李龙佑足迹踏遍了播州周边的山山水水,大小河流和森林。他的脸庞被秋日的阳光晒得黝黑,人也消瘦了许多,看着勾勒的山势和溪流走向,他的心中满是笑意,有了兴修水利的规划和打算。

此时,同来的黄启达也走在乡间,他深入撩人部落田地,穿着朴素的麻衣,每到一处田地,他都蹲下身来,伸手抓起一把泥土,细细地捻着,用心观察着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撩人不解地问:“黄先生,你捻磨土壤有什么用?哪里的土壤不都是土吗?除了颜色有差异外,我们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黄启达道:“这土壤看起来一样,但土壤的肥力却不同。粘度不一样,土壤的肥力就不一样,土壤的肥力,酸碱性程度决定了那里的土地能种何种作物,而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土地的坡度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土壤的酸酸碱度是决定土地收成的关键,有些作物喜欢酸性土质,如果种在碱性土质中,收成就很低,甚至颗粒无收”。

撩人好奇地问:“真有那么神奇?那我们如何去区分土壤的酸碱性呢,黄先生?”

黄启达道:“酸性土壤往往颜色较深,适合种薯、粟、水稻、高粱等作物。碱性土壤偏艳,适合种茶、粟米,不适合种稻谷和薯类”。

“那坡度又如何影响肥力和收成呢”撩人问

黄启达道:“坡度平整的地方,肥力要均匀一些,所以坡度二十度内的土地可适合平整为田,可以种植稻、粟。而二十度以上的土地则底部肥力较好,坡顶肥力较差,可以平整为土,用来种植薯类、高粱和粟类都比较合适,如果坡度在二十度以上,就蓄不住水,就种不了水稻”。

“想不到种植还有这么多学问,可是您说的稻,什么是稻呢?我们这里只有高粱和粟米”撩人道

“稻是中原地区种植的一种谷物,在江南地区种植就更为广泛,水稻和高粱、粟米的产量差不多或稍高一些,只是比高粱、粟米更为精细、更有营养,也更能养人,可能七百斤高粱或粟米能养一个壮劳力,而七百斤稻谷就可以养差不多两个壮劳力了,同样的土地,种出的粮食就能养上双倍的人口,只是水稻种植和耕作稍微要辛苦一些”。黄启达向撩人解释道。

“我们不怕辛苦,我们只是担心怕吃不饱饿肚子”撩人们满怀期许道。

“那我们就共同努力,平整这里的土地,让我们这里也能种上水稻、粟米和高粱,让大家都不饿肚子,可好?”黄启达问

“好”撩人们爽朗地笑了,眼里满是期许

黄启达查看完土地,又与李龙佑对土地规划、平整和水利修建、灌溉进行了协商。

“龙佑兄,我查看了这时土地,平地不多,山地不少,只是以前刀耕火种,并不成形,按照我之前的规划,田和土的分配基本确定,但水利工程也要考虑到田地的布局。”黄启达道

李龙佑点了点头,道:“黄兄所说甚是,水利本来就是为农田灌溉而修建,没有田地灌溉为基础,水利修建就失去了意义。我也正准备去找您,看你对土地的规划和作物种植规划情况”。

说罢,李龙佑展开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形图:“启达兄,水利是为良田服务的,你看,我勘察的水源,这里有几条溪流可以引流至田里灌溉,但要绕过这几处高地,工程量可不小。”

黄启达看了看李龙佑绘制的地形图,道:“龙佑兄辛苦了,这山川河流皆在你规划之中,这样我就省心了。”

说罢,两人爽朗地笑了。经过一番商讨,两人又各自将自己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之更加合理,然后二人并向杨端进行了汇报。

次日,杨端叫来播州大小官员和撩人首领罗太汪,仔细地听了二人的规划。李龙佑向播州大小官员和杨端道:“将军,水源方面,播州虽有不少溪流,但分布不均,需要修建沟渠引流。这是大致的规划图。”说完,他展开水利规划图,对每条河流、水渠、水坝修建都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播州官员听得入神,可撩人部落首领罗太汪却听得一头雾水。

接着黄启达也介绍道:“将军,播州周边土壤和土地我也进行了详细地查看,我建议将这里坡度二十度以下的土地平整为田,以利于引水灌溉。对坡度二十度以上的平整为土,田用来种水稻或粟米,土用来种高粱、粟米和薯类,这样就有利于耕种了。为提高产量,我和龙佑兄还建议向中原购进良种,还有铁犁、牛马,这些工具和牲畜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耕种效率。并且,当地撩人长期刀耕火种旧习,可能对种稻和用牛马犁田土还不习惯,耕种犁地都还需要亲自示范和教会,现正处于秋冬季节,将军可令当地撩人部落里正,推荐合适人选,由我和龙佑兄集中向他们讲授农耕种技术和水利兴修技术,保证明年春耕秋种的正常进行,您看如何?”

杨端看了看规划图,又仔细地听了他们的建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二位先生辛苦,此计划甚好。只是这农耕和水利修建技术讲授,还要有劳二位先生了,本将军全力支持,我这就吩咐下去,安排人员向中原地区购进良种、牛马和铁犁。您二人也要作好准备,择日开始授讲,杨端在此拜托二位先生了。”说罢,向二位先生深鞠一躬。

二人道:“全凭将军吩咐,我二人万死不辞”。说罢,也向杨端深深地回了一礼。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