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转眼间,春意盎然,插田的季节到了。张春堂为了能在丈母娘家表现一番,连自家的几亩田都没顾上插完,就急匆匆地赶到了丈母娘家。张新会老汉知道儿子的心思,也明白家里的经济状况,只能默默支持,让儿子多去丈母娘家献殷勤。这是农村里的习俗,也是无奈之举。
在丈母娘家,张春堂和赵娜并肩劳作在水田里。赵娜,一个朴素的农家姑娘,虽然一天学都没上过,但她的勤劳和善良却深深吸引着张春堂。而张春堂,作为当时的初中生,在农村里已经算是“文化人”了。两人一边插田,一边聊着天,偶尔开个玩笑,气氛轻松愉快。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张春堂和赵娜在田里插田时,不知怎的,就聊到了彼此的心事。张春堂发现,赵娜对他的态度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这让他心中一阵欢喜。晚上,当赵娜的家人因为外婆生病而匆匆离去时,家里只剩下他们三人。赵娜的弟弟忙着考学校,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宅院。张春堂晚饭后无所事事,便坐在宅院里乘凉。这时,赵娜洗完澡,换上一件轻盈的连衣裙,宛如仙子一般。她打了热水提到洗澡房,然后出来叫张春堂去洗澡。张春堂应了一声,起身走向洗澡房,心中却暗自窃喜。
洗完澡后,张春堂没有直接回房,而是来到了赵娜的房间。灯光下,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张春堂看着赵娜那双明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慢慢靠近赵娜,赵娜并没有排斥他,反而微微低下了头。张春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把将赵娜抱在怀里。赵娜开始挣扎了一下,但很快就放弃了抵抗,任由张春堂的双手在她身上游走。张春堂见时机成熟,便将她从凳子上抱到了床上,两人共赴巫山云雨,成就了人生中的一桩美事。
从那以后,赵娜对张春堂更是百依百顺。插田结束后,张新会老汉为了儿子的婚事,咬牙卖掉了家里的耕牛,又东拼西凑借来了一两百元钱。在亲戚朋友的祝福声中,张春堂终于将赵娜娶进了家门。那一刻,张春堂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打光棍的日子,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张春堂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张春堂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责任感。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是,他开始萌生了建一座砖瓦房的想法。他知道,再过两年弟弟一结婚,家里的这座木房子就住不下这么多人了。
为了建房子,张春堂和赵娜开始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计算着花。同时,张春堂还在自家的后山里烧了三窑红砖。一九八四年五月底,一座三百平方米左右的砖瓦房在张家营拔地而起。搬进新房子的那一天,张春堂和赵娜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
转眼间,儿子张华锋已经五岁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张春堂看着儿子那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眼睛,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注定了要在土地上刨挖一辈子,但他不希望儿子也走自己的老路。他希望儿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
然而,按照当时的规定,张华锋只能在本村的小学上学,不能直接去中心小学读书。张春堂为了儿子的未来,开始四处托关系,找门路。他知道,儿子从小受的教育对日后考大学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把儿子送到中心小学去上学。
经过无数次的奔波和恳求,张春堂终于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了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为了请副校长吃饭,他狠心宰了自己家里的一条狗,做了一顿丰盛的狗肉火锅。副校长在他家里吃了饭后,终于答应帮忙。张春堂带着几十元钱的插班费,成功地将儿子送进了中心小学的校门。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儿子未来的希望,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几年之后,农村里的人开始大规模地南下打工。张春堂看着周围的人们一个个都外出打工,心中也蠢蠢欲动。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守在家里了,必须出去闯一闯。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打工的群体中,和村里的几个熟人一起来到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城市里打工。
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张春堂见识了世面的广阔,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如何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最终,他决定回家乡创业,办一个养猪场。他认为,随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养猪的人越来越少,而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只要他能够把养猪事业办成,也许就能够带领家人走出贫困。
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张春堂回到了家乡。他在家里建起了猪棚,购买了十几头良种猪仔,并与白桦兽医站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担任养猪的技术指导。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的养猪事业正式迈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张春堂还被村民们选为村民组长,负责修建村里的公路。他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目光,他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重担。他带领村民们一起修路,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公路一点点向前延伸,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的一天,兽医站的王师傅送来的几包猪饲料中竟然有好几包是发霉的。赵娜不懂查验饲料的好坏,只知道这些是兽医站送的,就放心地喂给了猪。结果第二天一早,张春堂发现他的十多头猪全部生病了。他急忙打电话到白桦兽医站,把王师傅叫过来。
王师傅过来后,给猪打了消炎针。但尽管这样,几天之后,张春堂的十多头猪还是陆陆续续地全死了。看着那些曾经活泼可爱的猪崽如今一个个躺在地上,张春堂的心如刀割。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又无可奈何。一个普通农民的创业之路,就这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了。
张春堂损失了好几千元,这是他多年的积蓄啊!更让他心痛的是,这一年他的儿子张华锋正上高中,秋季入学又拿了一千多元的学费。他的积蓄一下子就耗费的干干净净,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他望着那片曾经充满希望的猪棚,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谷雨节刚过,山野间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生命的活力。稻田里,鹅黄的嫩芽破土而出,像是大地母亲轻轻掀开的被角,透出一抹生机勃勃的绿意。远处山峦叠嶂,被一层轻纱般的水雾轻轻笼罩,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而在这片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张春堂正扛着那把陪伴了他数十年的锄头,步履蹒跚地走向后背冲的田野。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韧,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沉重与不屈。
张春堂,自己这辈子已经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无法割舍。他的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在晨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他的眼神里既有对土地的深情,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六亩多的责任田,是他一家四口的生计所在,也是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每年的春耕秋收,他都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直到腰酸背痛,直不起身来。
年轻时,他的腰板硬朗,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如今才五十出头,背却已经微微驼了,腰也弯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像是记录着每一年的风霜雨雪。他不再是那个担任村民组长的风光人物,生活的重担让他变得沉默而内敛。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望着天花板,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
女儿张冬苓正在上高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优异,这是他心中的骄傲也是担忧。学费一年比一年高,补课费、生活费、学习资料费等等,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钱都是他一分一分从土地里刨出来的,是他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他害怕有一天,自己老了,干不动了,女儿该怎么办?更让他忧心的是,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工作,如果女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又该怎么办?有时候,他甚至希望女儿不要考大学,高中毕业就去外面打工,至少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扬起锄头,狠狠地刨向脚下的土地。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落在泥土中,仿佛是他对这片土地无声的诉说。这时,老伴赵娜匆匆走来,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喜色。她告诉张春堂,儿子张华锋刚刚打来电话,说过两天就回家,已经在厂里请了一个半月的假。张春堂听了,心头一暖,脸上的愁容也舒展了几分。虽然他对儿子的选择有诸多不满,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无法割舍对儿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