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连载中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分类:都市言情 作者:老庄屋 更新:2025-01-10 09:55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的主角李达康,原本是21世纪的公职人员,意外穿越到另一时空,成为京城名门李家之嫡孙。前世他官场打拼数十年,却仅以正科级职务退休,这让他深切体会到背景在官场中的重要性。此生,他幸运地拥有显赫家世为后盾。且看李达康如何凭借这一背景,在官场中游刃有余,步步高攀,最终登上权势的顶峰。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精彩章节:

  

官田乡是安江县最东边的一个乡,紧挨着邻市余阳市的横山县。

这种交界的地方一般很少有人关注,并且交通很不便利。

官田乡治下有三万多人口,全乡一共十一个行政村,人均年收入不到一百元。

而此时整个信英的人均年收入是九百多元,安江的人均年收入是五百多元。

也就是说官田的人均年收入只有全市的九分之一,全县的五分之一。

官田之穷可见一斑。

官田乡离安江县城并不算远,只有三十多公里,但是路很不好走,路上坑坑洼洼的。

越走车子越抖得厉害,李达康微微皱眉,难怪官田这么穷了,看这路就知道了,要想富先修路,任重道远啊。

“每次走这条路,我都有一种被人摇来摇去的感觉”,黄立新习惯性的说道。

“达康同志,我看了你的档案,你是水木大学经济学毕业的,有没有信心把官田的经济搞上去?”,黄立新接着问道。

李达康回应道:“只要县里支持把这条路修起来,我就有信心。”

“县里的财政也不富裕啊,这条路修起来最起码也要几百万,恐怕...”,黄立新苦着脸。

实际上如果有钱修路,经济上一个台阶那是必然的,如果都靠县里把什么都弄好了,那随便来个人都能出政绩啊。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嘛,路是肯定要修的,我就是希望到时候县里多少能支持一点”,李达康笑道。

“这个没问题,县里也不能让你们乡里全出了”。

李达康也知道要想让县里出钱修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能要一点是一点,县里多给一点到时候乡里的压力就小一点。

这个时候李达康已经是站在官田乡乡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了。

……

李达康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坐在去往官田乡的车上,和黄立新交流的这会。

江省省委大楼,一间亮堂的办公室内。

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办公桌前批示着文件,身后挂着一副字帖,上面写着“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突然,桌上的红色电话响起了。

中年男子坐在座椅上,眼神并没有离开文件,而是随手拿起电话:“喂,我是高育良”。

“我是李宏继”,电话那头的人正是李达康的父亲李宏继。

听到这个声音,中年男子那处变不惊的脸色突然变了,立刻站起身来,恭敬的问候道:“您好,老领导,最近身体还好吧”。

这一幕要是让熟悉中年男子的人看到绝对会令人大跌眼镜,因为中年男子叫高育良,是江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作为江省省委常委,站在江省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哪怕是面对省委书记赵立春时,高育良也不可能这么恭敬。

“还好,劳你挂念了,育良啊,我今天是有一件私事找你”。

“老领导,您有什么指示?”。

“我家老二达康,去江省工作了,在信英市安江县一个乡当乡长”。

“这小子不懂官场上的残酷性,一点斗争经验都没有,我担心他被人算计了,你也知道基层工作不好干啊,所以想让你帮我看着点”,李宏继沉声说道。

“老领导,您言重了,达康这孩子虽然涉世不深,但毕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无论是见识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不差,唯一欠缺的就是经验而已,您放心我一定替您看好他”,高育良立马回应道。

“那就拜托你了育良,你不用刻意去关照他,就让他在下面吃点苦头”。

“好的老领导,有问题我会及时跟您汇报”。

挂完电话的高育良立马在纸上写下了信英市安江县这几个字,对于高育良来说,李宏继能把儿子李达康托付给他,那是老领导对他的信任。

高育良是李宏继的老部下,当年李宏继在山省某市任职市委书记的时候,高育良是该市下属的一位县委书记,那时候的高育良还不到四十。

因为工作得力,高育良很快进入了李宏继的视线当中。

在李宏继的提拔之下,高育良先后担任了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副省长等职务。

在李宏继从山省省委书记任上调任京城之时,向上面极力推荐,高育良也由此跨省担任江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可以说,李宏继就是高育良的伯乐,对其有知遇之恩,也是高育良最大的靠山石。

只不过李家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僧多粥少,一个派系的政治资源是有限的。

到了副部级以后,再想继续往上走,没有派系的鼎力支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要想得到派系的鼎力支持,除了自身能力要突出之外,更重要的是跟派系大佬的关系密切。

虽然高育良在李宏继调往部委之后,也经常电话联系,有时去京城公干之时也会去李宏继那里走动一下,但关系毕竟没有以前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时常面见那么亲密了。

这也一直很让高育良焦躁,他今年刚刚五十岁,对于副部级来说,正是黄金年龄,还大有可为。

现在好了,老领导的儿子竟然到江省工作了,这可是跟李宏继加强联系的纽带啊,只要把老领导的儿子照顾好了,到时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一旦李宏继上去了,他跟着弄个正部还不是稳稳当当。

高育良觉得,李宏继果然还是看重他的,这是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啊,自己可千万不能让老领导失望,一定得把李达康照顾好了。

想到这,高育良的眼神越发深邃了起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李达康离京时,李宏继说家族不会给他什么支持,但是李宏继还是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老部下高育良。

可以说,有着高育良的关照,在江省,李达康应该是可以比较顺利的成长了,一个省委常委的权力有多大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而这也是李宏继作为一个父亲给李达康的个人支持,与家族无关。

目录

同类作品